進入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創新能力成為決定國家當下競爭力、影響未來增長潛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創新能力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已有研究發現,相較於其他要素,教育在促進技術進步與提升效率方面發揮了更為直接的作用,勞動者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成為優秀的創新者,創造或發展新生產技術的速度也就越快。研究生教育,作為學校教育中的頂層,在人才培養等方面有其獨特性,可以在創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許多國家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引擎。
研究生教育可以促進高素質人力資本形成與產出,其在創新的源頭——知識生產方面具有顯而易見的作用。許多國家將研究生教育作為國家創新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推行服務於創新的研究生教育項目或制度。
生產過程中真實的、需要創新解決的復雜問題通常發生在學科交叉處,僅憑單一學科無法應對,具有跨學科能力的人才是解決復雜問題的中堅力量。相較於其他層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是跨學科教育的主要平台。美國研究生教育特別關注跨學科人才的培養。較為典型的是啟動於1998年的研究生教育與科研訓練一體化項目(IGERT),該項目覆蓋所有學科,重點資助STEM領域,其目標為“跨越傳統的學科邊界,創造富足的合作研究環境,催化研究生教育文化的轉變”,項目通過跨學科研討會和課程開展跨學科教育,通過合作研究提供超越傳統學科界限的科研訓練,通過提供企業等非學術環境中的實習彌合研究生學習與工作之間的鴻溝,從而培養具有深厚的跨學科知識、優秀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專業的研究及實踐創新能力的研究生。由於成效顯著,該項目成為包括歐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及高等教育機構完善跨學科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參考。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IGERT項目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推出研究訓練計劃(NRT),聚焦於STEM領域的研究生跨學科培養。得益於跨學科研究生的培養,美國研究生教育成功向各行各業輸出了大批創新人才,也保持了其在國家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
為回應知識經濟訴求,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讓英國博士生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英國在科研與創新署(UKRI)下設立了英國博士生培養中心(簡稱CDT)。CDT專門培訓博士研究生,其培養內容主要從能力入手。學術研究能力方面,CDT引入同輩小組學習制,博士生組成同輩小組,以團隊形式參與到各個同輩活動中,包括教學課程、學術會議等,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博士生適應前期的學習,也為后期實用技能的培訓創造了基礎。博士生前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論文研究,為加強對博士生論文研究的指導力度,CDT為博士生安排了兩名來自不同院系或高校的導師共同指導,當研究項目受到工業界伙伴單位資助時,還會有一位工業界導師,這種安排為研究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多學科、多領域的視角。為提供高質量的核心培訓,CDT和博士生培訓單位組建成了合作網絡,在高級培訓方面創造了更為便利的條件,CDT還構建了學術界內外機構高度合作的訓練平台,將結構化的博士生訓練與實際問題充分結合,博士生可以與行業更緊密地合作,從而發展與行業相關的研究技能。在職業能力方面,CDT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CDT主張博士生培養應考慮勞動力市場信息,因而十分重視高質量的實用技能的培訓,常見的培訓模塊包括管理、教學、演講、倫理和法律、溝通、領導力等,通常安排在博士生學習的后期,旨在發展學術界、商業界和工業界需要的各類職業技能,提升博士生的就業能力和信心。此外,CDT還給博士生提供了和從事不同職業的優秀博士畢業生接觸的機會,幫助他們了解不同職業的發展和工作常態,促進學生反思個人職業興趣和潛能以及與不同職業的匹配度。由於對職業能力的重視以及與非學術行業高效深入的合作,CDT為非學術部門培養了合適的研發人才,有近一半CDT資助的博士生在企業或公共服務部門工作。CDT培育了跨學科、跨部門、跨機構合作的文化,重塑了博士生培養目標,也使得英國博士生培養能夠滿足社會經濟創新發展的需求。
澳大利亞通過與產業界的合作促進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最有特色的是其自20世紀末期開始運行的合作研究中心(簡稱CRC)。幾十年來,研究生教育一直是該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CRC本身沒有招生資格,無法授予學位,人才培養職能通過與研究生教育機構合作實現。CRC強調研究生教育應通過科技研究和創新增強對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貢獻,研究生教育機構應與公私營企業建立中長期合作關系,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或商業化成果。CRC也重視企業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需要,強調培養為企業做准備的研究生,通過政產學研的合作培養,塑造研究生在企業就業的積極態度,為企業輸送高級應用型人才。CRC在研究生培養上改變了傳統單一的、以大學為主的方式,而是採用雙導師制,除學術導師外,還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行業利益相關者作為行業導師,CRC研究生因此能夠直接與行業合作伙伴建立聯系,其研究主題也通常是與業界合作開發的、與現實相關的問題,在此基礎上,CRC研究生能夠接觸廣泛的學科領域,獲取在傳統的“專業技能”領域以外的發展機會。總的來說,CRC在澳大利亞研究生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CRC支持的研究生群體規模較大,支持力度也比較強。調查顯示,CRC的研究生對教育機構本身的評價較高,也更加適應以結果為導向的研究計劃以及跨學科協作項目的需求。
研究生教育是為社會培養高級人才的重要階段。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高層次人才,一方面可以滿足高校與科研機構的教學與科研需求,另一方面也大量進入到企業等重要的創新主體中,保障創新體系的人力資本供給,有利於提升國家整體的創新能力與競爭力。
研究生教育在創新型人力資本供給方面的支撐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充分肯定,美國研究生院委員會曾發布《研究生教育:美國競爭力與創新力的支柱》《前進之路——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未來》等報告並指出,人才和知識是美國綜合國力與科技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研究生教育所培養的具備戰略目標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在大學、國家實驗室和企業開展突破性的創新研究。在滿足科技研究人才需求的基礎上,美國研究生教育還培養了推動企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學生通過研究生教育獲取了跨文化、跨區域、跨學科的研究能力,使得他們能夠在日新月異的環境中解決技術和商業問題。
法國研究生教育培養了大量的企業研究人員,約佔研究人員總數的60%,在公立科研崗位減少及企業科研稅收優惠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下,法國中小企業高學歷人才數量呈現持續增長趨勢。近年來,法國畢業的博士生中,約有12%選擇供職於企業,其中大部分選擇中小企業,為這些企業自主創新提供了人才基礎。
日本的研究生教育也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人才,其研究生教育規模在2011年左右達到頂峰。在研究生教育蓬勃發展的時期內,日本的對外技術依存度保持著與美國相近的約5%以下的較低水平。不過,近些年來,由於對研究生教育的資助支持力度下降,其研究生學位獲得者,尤其是博士學位獲得者數量呈現出明顯的減少趨勢,這也被外界認為是導致日本科技領域陷入低迷困境的原因之一。
研究生教育普遍建立在科研的基礎之上,其教學本身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知識生產實現的,而研究生教育發達國家也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的知識生產功能。
美國研究生教育重視基礎研究、跨學科研究,為更好地發揮研究生教育在知識生產方面的作用,美國在大學設立與企業或政府合作的研究中心,由大學對國家實驗室進行具體的管理。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利益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CITRIS”),是各校區不同院系之間的跨學科研究院,主要是響應社會需求,通過組建跨學科團隊開展研究,加強大學教職工、研究生和企業研究人員的合作,促進環境和可持續能源、生命與健康、智能基礎設施等諸多應用性較強領域的知識生產,為社會最緊迫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以CITRIS社會應用實驗室資助的移動應用倡議計劃為例,項目組必須以包括至少三名成員的團隊形式進行,所有團隊成員必須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的研究生或本科生。這種學生團隊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創新研究,解決來自社會的挑戰,同時也為他們以后科研生涯的團隊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於研究項目大都來自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使得新知識生產目標明確,縮短了實驗室研究成果向產業界轉化的時長。同時,CITRIS還積極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研發創新效應非常明顯。芝加哥大學的費米實驗室(Fermi lab)則邀請研究型大學的研究生參與實驗室研究並提供科學家進行指導。研究生們在費米實驗室中與頂尖科學家進行合作,在短時間內即掌握了該研究領域最前沿、最先進的研究技術,快速成長為擁有國際前沿科技創新能力的研究者。
得益於對“洪堡精神”的堅持,德國研究生教育一直以來都有重視知識生產的傳統,“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等研究生教育基本原則即產生於德國。早在1826年,德國化學家李比希(Justus Liebig)就在吉森大學創建了化學實驗室,學生在實驗室中既可以學習現有知識,又可以通過參與實驗研究生產新的知識。進入21世紀之后,德國大學逐步建立了研究生院制度,部分研究生院以課題名稱命名,比如慕尼黑大學的“性別差異與文學”研究生院、柏林自由大學的“美國及其民主問題:工業及后工業時代美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中的規范與實踐”研究生院等等,這些研究生院如同一個課題小組或科研集體,需要定期接受評估,並有可能隨著課題的終結而解散。研究生院中的學生沒有被指派給某位固定的導師,而是接受整個導師小組的指導,可以接觸不同學科的專家或者科研機構,並與之合作完成某項跨學科的課題項目。
研究生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流動成為知識溢出的中心,進而促進創新集群的產生和發展。通過參與研究實踐並與業界開展科研合作,研究生教育與社會有了更廣泛的聯結,高校、企業及政府間的交互,為人力資本與知識的流動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渠道,加強了公共創新基礎設施與產業集群的連接,使得企業等技術創新主體能以較低成本、較快速度獲取研究生教育所產出的各種知識,並將其有效利用到生產中,真正提升生產效率,從而完善產業集群建設。
英國研究生教育推行“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改革理念,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較為緊密,產業界與研究生教育機構實現了無縫銜接。例如,林肯大學與西門子集團展開深層協作,合辦工程學院,並設立面向授課型及研究型工程研究生的“西門子工程項目研究生獎學金”,由公司為研究生提供實習機會,促使研究生在步入工作后能快速融入並作出貢獻,從而培養尖端科技人才﹔開發西門子——林肯大學的合作研發項目,由公司提供科研資助,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在保護林肯大學知識產權和公司的商業機密的前提下,推動林肯大學工程學院知識技術的商業化,從而獲取巨大的商業利益。這種新模式幫助林肯大學收獲了良好的研究生培養成效與聲譽,也使得企業能夠更加快速精准地引進符合生產研發需求的人才及技術。
在滿足人才需求、推動知識生產的基礎上,美國研究生教育為企業家的培養和新產業的形成提供了助力。麻省理工學院的產業聯絡計劃(MIT-ILP)提供了實現這一目標的理想模式。該計劃是MIT成立的、用以銜接科研資源與潛在技術需求方、幫助學校向第三方進行技術轉移的機構。該計劃主要負責向傳統及高科技業界中的世界領先企業發出邀請,其最主要一個功能就是促進學界與業界的交流,建立和加強校企合作雙贏關系。加入該計劃的企業可以享受到很多服務,比如,擁有與學校教授及研究生開展私人座談的機會,隨時了解最新的科技發明及其潛在的市場價值﹔開展研究合作,在學校科研團隊的幫助下解決公司的技術問題﹔與學校相關人員溝通人才需求,加強對研究生的招聘力度﹔雇用研究生參與企業科研項目,與研究生有更為頻繁的交流機會﹔利用學校提供的短期教育課程,或持續時間更長的管理、工程學科碩士教育課程,幫助公司滿足企業員工教育和發展的需要。在該計劃的幫助下,作為技術需求方的企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與教授、研究生進行直接交流,探討合適的協作方式,高效引進最新技術與專利,更好地抓住市場機遇,掌握先機﹔教授、研究生也能更加便利地了解市場、產業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由於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即能接觸到產業前沿的實際案例,因而也更有可能成長為受市場歡迎的畢業生﹔同時,由教授、研究生等組成的科研團隊也通過上述協作獲取了研發資金支持。該計劃的實施,使得研究生教育發揮了更為有效的作用,大學及其周邊區域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的集聚地,形成了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