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赞英 通讯员 王娟)“只需手机APP设定、调整好棚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一个人足不出户就可以管理1300平方米大棚。”日前,在玉田县虹桥镇虹定府村会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说起智慧农业带来的便利,理事长孙广涛十分开心。
立秋时节,万物蓬勃。走进会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座温室联动的育苗大棚,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智慧物联网云端显示屏,棚内温度、土壤湿度、土壤氮磷钾含量等信息跃然屏上。棚内,自动卷帘机、智能放风机、水肥一体机等智能装备更是充满科技感。
“这个大棚有3个出风口,当温度高于22℃时,出风口会自动打开,低于15℃时会自动关闭,中午温度如果达到28℃,智能吊喷还能自动喷水。”两个多月前投入使用的智能大棚让孙广涛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育苗对温度、湿度要求很高,控制不好很容易死苗,有一次冷棚育苗,因为温度过高,40亩地白菜苗一中午全死了,损失了3万多元。”
对孙广涛来说,棚内智能化种植让农作物每个生长环节都实现了标准化操作,以前育苗凭经验,现在靠数据。
智慧农业管理指挥中心是玉田农业的“智慧大脑”,系统里集合了粮食、蔬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生产要素资源,在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点,通过作物周边信息自动化采集、传输和展示,实现全县各种农业数据一个平台管理、一张图展示,该县22个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智慧农业手机APP都能同步查询相关数据。
在玉田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田间安置的气候检测系统每10分钟就会自动采集空气、土壤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降雨量等环境数据,并自动生成区域小气候曲线图。田间检测系统将各项实时数据传送到智慧农业管理指挥中心,通过屏幕就可以直观掌握种植基地气象变化情况。
除了田间气候检测系统,土壤墒情数据收集、苗情观测、虫害测报等监测系统也是田间管理的“好帮手”。管理员通过智慧农业管理指挥中心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能够智能分析农田虫情和墒情条件等,为科学管理农田提供依据。
农业有了“智慧大脑”,越来越多充满“智慧范儿”的农业设备在田野上大显身手。
在人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司立国正在依靠中化MAP智农系统、GIS遥感卫星进行巡田,“以往巡田查看苗情因为缺少针对性,浪费人力、物力不说,效果还不理想,现在通过电脑、手机就能看到土壤墒情、虫情和天气情况,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解决了规模化种植管理的难题。”司立国指着屏幕上的地块告诉记者,“现在看到的是玉米长势情况,这块地显示橙色,说明这里的玉米长势较弱、苗情较差,我们可以通知社员进行实地验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我们的系统不仅能实时采集农田关键气候因子,还能系统统计分析运算,远程自动化控制水肥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30%以上,亩节水120立方米以上。”在陈家铺镇集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指挥控制中心,合作社理事长冯立田正和社员一起通过物联网农情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查看农作物长势,看到地块提示土壤缺水后,通过智慧平台熟练操作起来,仅用1分钟,微喷系统打开,晶莹的水珠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我们创建了‘科研+生产+服务+互联网’新模式,通过建设综合指挥控制中心和农机精准作业、水肥一体智能灌溉、物联网、农业环境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五个平台’,实现了核心区5000亩田地的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示范应用。”
近年来,玉田县大力实施智能化大数据采集和智慧种植、智慧畜牧和智慧水产工程,为传统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发展智慧农业,靠科技“吃饭”已成为共识。
“智慧农业就是将传统农业与大数据对接,整合现有的种植、水产养殖、农机作业数字生产要素,实现各种数据一张图展示,让农业管理由单纯凭借经验逐渐变为充分借助信息数据,进而带动农民科学增收致富。”玉田农业农村局局长郝建峰介绍,目前,全县已发展应用智慧农业经营主体40余家,涵盖大田智慧农业基地、蔬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行业和领域。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